一、書名:《聰明教學7原理》
二、作者
蘇珊·A·安布羅斯 米歇爾·W·布里奇斯 米歇爾·迪皮埃特羅
瑪莎·C·拉維特 瑪麗·K·諾曼
(龐維國 徐曉波 楊星星等譯)
三、主要內容
圍繞“1.學生已有知識如何影響他們的
學習?”“2.學生的知識組織方式如何影響他們的學習?”“3.哪些因素激勵學生學習?”“4.學習如何達到精熟水平?”“5.何種練習和反饋能促進學習?”“6.為什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
課堂氣氛影響他們的學習?”“7.學生怎樣成長為自主學習者?”七條原理,結合實際教學
案例幼兒教育m.smtXjs.com
,全面而具體地剖析每個原理的相關因素并提出解決策略。
四、主要觀點、策略摘錄
一)核心觀點
目標導向的學習,結合針對性的反饋,對學習至關重要。
二)相關原理分析
1.關于練習的已有研究告訴我們什么?
為了使學習最為有效,學生需要足夠的練習,這些練習要聚焦于某個或一套具體目標,并處于適當的難度水平。
1)把練習聚焦于某個具體目標或標準。
研究表明,世界級的音樂家都花費大量時間,從事高難度的專業練習,并不斷監控自己在某個特定目標上的進步;他們一旦達成了某個目標,就驅使自己,朝新的目標奮斗。這很好地說明了目標導向的練習的重要作用。
2)確定練習的恰當難度水平。
研究發現,高水平的挑戰會削弱新手的學習效果,在課內外為學生提供一些學習支撐——亦即教學支架,使之先在適當難度水平上學習相關技能,可以有效地促進其學習。
3)練習的累積。
任何新知識,往往都需要不止一次的學習。
2.關于反饋的研究告訴我們什么?
反饋必須:聚焦于你希望學生掌握的關鍵知識和技能等方面,在合適的時間、以恰當的頻率提供,確保學生能充分吸納反饋意見;與學生的練習時機相配合。
1)告知學習進步并指明努力方向。
有效的反饋不僅要告訴學生他犯了錯誤,還要清晰地告訴他們目前的知識和行為表現離目標有多遠,并為他們提供如何調整學習的信息,幫助他們達到學習目標。當然,一次性給予大量的反饋也不科學。比如,在學生作文的頁邊空白處寫太多評語,一方面可能導致學生招架不住,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學生避重就輕而忽略重點。
2)恰當地安排反饋時間。一般而言